创业公司的三个阶段
- 初创探索期(从 0 到 1)
- 扩张增长期(从 1 到 N)
- 瓶颈期(竞争、市场天花板、GDP)
创业 = 增长
扩张增长期是“创业”的突出特征
- 广义的 “做生意” 没有这条曲线
- 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成败标志
所以,创业的核心 = 取得增长
创业的核心是什么
创业的核心就是寻找增长
持续增长的核心就是找到正性循环
增长 ➡️ 资源 ➡️ 更多的增长
资源包括人才、资金、信息、关系等
正性循环不限于科技创业公司
但科技创业公司投入产出比是超线性的
- 数字化(代码、数据)
- 人工的投入产出比是线性的
- 网络效应
- 即使横轴是投入,也是 S 曲线
Product-Market Fit (PMF)是创业项目走上正性循环的“正道”(eg:旁氏骗局是“歪道”)
增长 ➡️ 资源 = 有增长,而且收的到钱
资源 ➡️ 更多的增长 = 精准获客,产品扩展
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
PMF 是什么
PMF 顾名思义就是产品市场匹配度
产品是技术和**需求(市场)**的一个桥梁
早期就是优化客户的满意度
形成口碑传播
参考 《跨越鸿沟》 Geoffrey Moore
从 0 到 1
创业公司的 S 曲线中
初创探索期几乎是平的接近 0
所以到 PMF 的时候称为“从 0 到 1”
大多数创业项目(70%+)活不过这个阶段
创业项目的增长曲线
每条创业项目 S 曲线可以用三个参数定义
- 曲率(增速)
- 天花板高度(规模)- 对投资者最关键
- 项目能走到曲线哪里(概率)- 对创业者最关键
从理工科的角度阐述 PMF
想法空间 Hypothesis Space
创业想法在一个超大的“动态高维空间”里
- 超高维
- 每一种可能的用户产品定位、功能属性、商业模式
- 指数级的排列组合导致空间极其巨大
- 动态性强
- 选择因为环境随时都在变化(如用户心智、竞争、政策)
- Jeff Bezos 用户永远不会满足
- 没有绝对的用户体验,都是相对于预期而言 ➡️ 路径重要
- 但同时也会有新的还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的好位置
- 因为竞争,好的想法是极少的
- 好的地方可能很快就给占据了
- 而且能见度极低,基本看不见
- 好的坏的想法也都只是 hypothesis
实际的想法空间是凹凸不平的,就好像在大雾里登山
能见度很低,你也不知道顶峰在哪有多高
但在往下还是往上走还有可能可以知道的
寻找 PMF 的过程就是机器学习的梯度下降 Gradient Descent
我们的目标就是朝着用户需求去走,让用户满意,不断减少产品和需求之间的距离 loss func
OK 爬山,听着挺简单的嘛?
实操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比如
- 爬的太慢
- 爬到山顶之前就活不下去
- 爬后发现山不大或者山不高
- 判断是否在往上还是往下走就出错了
- 有些维度是没法爬的 non-differentiable
取得 PMF 的思维模式和迭代策略
厉害的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特征
奇绩创坛邀请过,交流过许多顶级的企业家、创业者
气场有强有弱,沟通能力,领导能力也层次不齐
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- “超强的深度思考能力”
深度思考 = 想清楚 “为什么”
深度思考听着玄乎,本质就是想清楚“为什么”
“为什么”比“知其然”有强的多的泛化能力
大家都觉得是常识的东西,往往顶尖的创业者要想想对不对,有没有道理
而顶尖的创业者往往都能够而且做出过反常识的决定
反常识(counter-intuitive) 在创业中特别重要
- 常识(直觉)因为快思维中的 bias 是有很多问题的
- 环境有点变化,往往过去正确的“直觉”其实就变得不对了
- 在创业中就要做大部分人不认可的事情(都认可的话早没机会了)
关于“为什么”的两个例子
数据 PM vs 古典 PM
数据 PM:”我们发现内容面积变大,整体阅读量上升了,所以内容面积要大“
古典 PM(eg:张小龙):“一个屏幕里的内容条数,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(要保证整个屏幕上总得有用户感兴趣的内容,不然他们很快就流失了)”
产品刚开始,每个用户关注的人少 ➡️ 命中率高 ➡️ 同样的内容,面积大更容易被点击 ➡️ 整体阅读量上升
但是环境一变(产品有了些人气,关注的人多了后),数据 PM 的结论就不成立了
美团 vs 其他
所有抄袭 Groupon 的团购公司;“每个团购优惠限制只上架 7 天,有时间压力用户更有意愿购买。Groupon 就是这么做的,Groupon 发展的很好,所以我们也这么做。”
王兴:“团购优惠应该一直可以购买。”
在当时这是很反常识的认知,我们看看为什么:
优惠力度大就会有人购买 ➡️ 团购是供给驱动的 ➡️ 不限制上架时间 = SKU 增多 ➡️ 供给驱动的平台更活跃
想清楚“为什么”之后的好处
深度思考带来的认知是很牛逼的存在
- 认知、逻辑、定律都能极大缩小迭代搜索空间
- 减少计算和测试成本
- 也就是 Elon Musk 的 “第一性原理”
- 仅通过迭代 Gradient Descent 做不出伟大产品
- 核心是因为各种排列组合,空间是在太大难收敛
- 有的部分 non-differentiable,不可微分不可迭代
- 而且很容易 stuck in local optima 陷入局部最优
- 必须借助先验知识
关于 PMF 的“为什么”
PMF 是产品和市场的匹配
- 产品供给端的“为什么”
- 市场需求端的“为什么”
这些“为什么”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“价值”
供给端的“为什么”
产品供给端就是产品的提供/创作者,也就是问创业者的“为什么”
假如你是爱迪生(通用电气)
- 为什么要用你的公司生产的灯泡?寿命更长
- 为什么要用电灯泡照明?比油灯安全、方便、污染低
- 为什么要用电?人类对电磁力的控制,能源转化效益、传输
假如你是 2015 年的 Musical.ly(TikTok 前身):
- 为什么要用 Musical.ly?对口型唱歌 Lip-sync,全屏体验
- 为什么要做短视频?普通视频信息量大但密度低,短视频信息密度极高、门槛也低
- 为什么要做娱乐?顺应人性(他们之前的教育项目并不成功)
- 为什么要做推荐?推荐是手机时代最有效的信息分发方式,颠覆 PC 搜索
从小到大的“为什么”,创业者都应该有好的答案
假如只有大的没有小的,大的方向都不一定成立
- 经常看到这一类的“天马行空”类创业者
- 逻辑:加入大的假想成立,里面小的子集应该也成立
- 能量、时间有限,测试范围越小越好
- 假如很多个小的测试都不成立,大的假设还成立嘛?
- 成功的创业是单点突破,然后同一个用户群或同一种能力的延伸
假如只有小的没有大的,很有可能做不大
- 规模不大是(对投资者来说)创业最大致命伤之一
- 回想一下公司成长 S 曲线的三个参数:
- 曲率(赚快钱机会变少)
- 概率(个人判断相差不多)
- 假如需要融资,天花板高度最关键
- 要关注需求有没有代表性,是不是同一种能力的延伸
假如大的小的没有逻辑的联系,也不成立
- 创业是单点突破,同一个用户群或同一种能力的延伸
- 经常看到创业者宏大的故事跟今天做的事联不到一起
- 问题:不是同一种能力(卖法、人才、组织文化等)
- 即使抓手验证了,对长期的故事也意义不大
- 进阶玩法:以终为始,在同一种能力的基础上找个好切入点
需求端的“为什么”
Product-Market Fit(PMF)不是 Product-User Fit,也不是 Product-Need Fit
核心是:
- 有足够的同样需求的用户
- 赚的到钱
迭代的时候做梯度降低 Gradient Descent 看着容易,就是登山嘛,用户要什么我就给什么。
其实做起来很难,原因是:
- 需求碎片化
- 用户会撒谎
- 用户不知道可能答案是什么,有什么好的
- 需求涉及多方
第一个常见问题 - 需求碎片化 🧩
积极的朝用户需求走,创业者去收集了很多用户需求,都是正确的用户画像,甚至是合理的要求(在产品大范围里)
但用户需要一个功能,我就给他一个功能。一千个用户之后,产品就彻底乱了。
常见做法是开个用户论坛,把“皮毛型”的功能通过投票排出优先级解决。
但功能往往挺长尾的,这也不解决问题。
但需要 A 功能,背后可能是因为 B 原因
我们要多问“为什么需要 A 功能?没有了它对你影响在哪?”
创业者应该盯着 B 做,实现的功能可能和 A 功能完全不同
往往 A 功能甚至都做了,用户都不一定满意(A 和 B 之间的偏差)
B 也更有可能有代表性,通过 B 需求也更容易满足其他类似用户
第二个常见问题 - 用户会撒谎
有点产品经验的同学会知道,用户往往说的和做的不一致
有的人天天抱怨但实际在用,有的人夸你好但不会来用也不愿意付钱
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用户体验,都是和期待相对而言
我们还是要多问“为什么需要 A 功能”
没产品或没功能的时候可以问
- “没有了它对你影响在哪?为什么?”
- “你现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解决方式是什么?” - 用户抱怨,但是他可能已经有替代了(即使不完美)
- “能否介绍其他有类似痛点的用户给我聊聊?” - 是否愿意介绍,也间接证明了需求是否真实,愿不愿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花时间、为你背书
有产品有功能之后
- 假如切准了,即使产品不完整,用户应该也是急切想要试用的
- 和潜在用户能否有清晰的下一步(会面、使用、付款),还是客套为主 - 实际有需求的用户应该是有下一步的
第三个常见问题 - 用户不知道可能答案是什么,有什么好的
用户了解需求,但不了解解决方法(有哪些可能性,有什么取舍)
所以直接问用户潜在答案是否可行是不对的 - “你需不需要 X 产品/功能”
让用户来提解决方法、功能也是不对的
(引申出来 - 1. 其实创业者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是个好的开始) (引申出来 - 2. 其实大多 VC 是添乱的,既不了解需求也不了解答案)
错误的做法:
- 创业者:“我可以给你造一辆汽车”
- 用户:“不,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“
- 创业者:“好吧,看来我可能不应该在这个方向创业“
创业者应该做的
- 用户:“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“
- 创业者:“为什么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马?“
- 用户:“更快的带我从 A 到 B,还有可能帮我耕田、拉货“
- 创业者想:“看来创业做汽车是有前途的,可以至少满足这些用户需求“
第四个常见问题 - 需求涉及多方
在 2B 的创业过程中非常常见,一个产品涉及多方参与
使用者、买单者、决策者都不一样,他们的需求都得满足
这样的产品比较复杂,也会做的较重
创业者同样可以以“为什么”和“清晰的下一步”有序推进
想清楚“为什么”之后的好处
认知是长周期的,结构化的,可传递的
- 认知(比如数学、物理定律)不需要很快形成,但是形成之后可以用很久
- 人类文明其实一直在传递很多认知
迭代是短周期的,快速偏直觉的,可能难以用语言描述的
- 要等着认知的话,说不定很多生意就黄了,太慢了
- 认知很可能也是需要调整的,或者根本就是错的
- 认知和迭代就是想 + 做,慢 + 快的结合,相辅相成
认知和迭代相辅相成
- 深刻的道理很简单,但是也很难想到
- NLP 空间高维 + 排列组合,不管多复杂的认知都可以用简单语言表达(不行就造个新词)
- 认知和迭代对应了快思考和慢思考
- 认知帮助缩小迭代空间
- 迭代结果帮助形成认知
- 认知形成的速度不能慢于市场变动的速度(马太效应)
创业者基本素质和创业简单道理
假如还没有形成洞见,创业者需要注重哪些基本素质或者简单道理?
迭代 =
单位时间能迭代多少次 ➡️ 行动导向 + 做事利索 + 投入专注
✖️ 每次迭代进步多少 ➡️ 需求导向 + 学习能力强
✖️ 总的迭代时间长度 ➡️ 赚钱/融钱 + 坚持有韧性
单位时间能迭代多少次 ➡️ 行动导向 + 做事利索 + 投入专注
- 设计最小的可能推翻 Hypothesis 假设的测试
- 找到假设里可能最弱的一环测试
- 确定性由强到弱: 复购 > 购买 > 推荐 > 留存/时长 > 试用 > 肯定
- 保证一定确定性情况下,为快优化
- 一处着手,并行测试,发挥你的创造力!
每次迭代进步多少 ➡️ 需求导向 + 学习能力强
- 毛主席: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
- 不和用户聊,就没有发言权
- 工程师不能闭门造车,连续创业者不能自以为是
- 每一次迭代,都学到了什么?Learning-rate 不低才能比别人更快收敛到正确方向
例子:Stripe,支付 API,$950 亿市值
- 抓住每一次互动的机会(吃饭的时候帮你接上 API)
- 快速拿到信号,好消息坏消息都是好信号
- 行动导向 + 需求导向
- 招最优秀的人才,做出做好的体验
- 奇绩有些项目(如 Authing)也是类似
总的迭代时间长度 ➡️ 赚钱/融钱 + 坚持有韧性
- 从 0 到 1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创业公司能够勉强养活自己了
- 创业像过山车,创业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
- 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也能坚持更久
例子:Airbnb,民宿平台,$1000 亿市值
- 每个人有一个相册薄的信用卡(都透支了)
- 走投无路的时候,都开始卖卖片了,还发现奥巴马形象的麦片卖的好
- 能融到大钱的项目是少数,要像小强一样能够找到活路
创业营的主线
- 搞清楚五件事 What、Why、Who、How、When
- 其实都是“为什么”的延伸(What 是点,Why 是边)
- Why = 有因求果,Who = Why us,How = 有果求因,When = Why now
- 很少有创业者能够简单的说清楚,更不用说做到
- 千万不能骗自已